三、教学团队的主要业绩:着重阐述近五年来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承担教学改革任务情况和主要教学成果(编著出版的教材、专著、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获得的教学成果奖励等)。 (一)教学革新 随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逐渐完善和我国外经贸形势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教学团队不断加强对各课程体系的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1、完善课程群的课程设置 课程群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中课程的设置涉及国际贸易中市场行情调研、商务谈判、签订合约、履行合同四个环节,精炼和重组了非常复杂和烦琐的进出口业务。据此将课程明确分为三大类:课堂讲授课程、课内实验课程和综合实验课,目前已包括9门课程。课堂讲授中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重新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对主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结合社会资格证书考试,教学内容融入考试大纲的指定内容,便于学生获得相关证书,利于就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开设实训型课程,在课堂进行单据填制,业务流程模拟;建立国际商务实验室,购置专业模拟软件,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网络化,使学生对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为了使课程群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团队成员在2012年走访诸多外贸企业和其他高校,收集资料,使课程设置更符合企业的要求。 2、整合课程群的教学内容 规范与整理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完善的同时实现内容的整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是以外贸流程的完成为主线,因此课程相互之间关联性较强,课程内容往往存在交叉、重复,为此课程团队多次开展课程内容讨论会,对交叉部分的内容进行课程划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实现课程在内容讲授、授课顺序等做到合理衔接。 3、更新教学手段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模式的运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探索了“自学+辅导”教学,大大强化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对从事教学的多名骨干教师进行业务模拟培训和网络知识培训,从而使整个教学队伍都掌握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群的特点之一。基于国际商务实验室的建设,本课程群开设的实验类课程包括《外贸综合实训》、《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商务实践模拟》等8门课程。通过教学软件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外贸模拟实习体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基本单证的缮制技能,提高学生的外贸综合业务水平。近些年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对此表示了充分肯定。 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下所有课程都制作了课件,突出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课程的精髓;《国际商务谈判》建有课程网站,主要栏目有教案、课件、教学进度、教师简介、教学大纲、练习题、参考文献等,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复习,也有利于学生补充在课堂遗漏和疏忽的地方,对于学生准备考试也有一定的帮助;采用不定期方式进行网上辅导,学生可以将问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教师,教师及时通过电子邮件答复,或者教师和学生通过网上课堂的“在线答疑”进行交流。 6、使用扩充性资料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涉及的教学内容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外贸业务上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组向学生推荐大量实践教学的参考资料。如:中山大学出版的《出口单据业务》、上海《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丛书》编撰委员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解释与应用》和相关网站、刊物。 (二)承担教学改革任务情况 近五年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力推动了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1、积极推动双语教学。其中《经贸英语函电》被评为兰州商学院双语示范课程。 2、积极申报和建设精品课程。其中《国际商务谈判》为兰州商学院精品课程。 2、制作更新多媒体电子课件并获2项奖励。适应于教材的变化、课堂案例教学的要求,对课件进行不断的更新,其中《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课件获兰州商学院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3、成功申报了10项教学改革课题。为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的手段方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教学团队积极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近5年,本课程组共承担校级教改课题10项,其中有4项针对实验教学的教学改革,包括“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及实践”、“借鉴KSAO模式完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国际商务实验室实验内容体系建设”、“《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等,对推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实验实践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主要教学成果 教学团队除承担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中9门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外,还取得了下述教学成果: 1、荣获多项各类教学成果奖项及荣誉称号 (1)安占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5(2008年)。 (2)安占然、杨雯:“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实践” 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兰州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4、3-4。(2010年) (3)杨雯:“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及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兰州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5-5。(2012年) (4)胡静寅老师获得兰州商学院青年教师成才奖和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的荣誉称号。(2012年、2013年) (5)安占然、胡静寅、王烨老师获得兰州商学院“十佳优秀教学奖”。(2011年、2010年、2012年) (6)王烨老师获得兰州商学院青年教师成才奖的荣誉称号。(2013年) (7)刘抒聪、姜洋、陈欣怡老师获得兰州商学院“教书育人”奖。(2012年、2011年、2013年) 这些教学方面的奖励,是对这支教学团队在教学方面的肯定,也是这支教学团队能够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 2、出版的教材、专著及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1)安占然:《国际商务》(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主编; (2)安占然:《国际贸易》(第2版)(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副主编; (3)安占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角色训练,《兰州商学院教学改革论文集》,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1-1; (4)安占然:相符交单:新的涵义与要求 ─UCP600对相符交单的界定与出口商对不符单据的预防,《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12期,1-1; (5)胡静寅:《 国际贸易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3-8; (6)安占然:《甘肃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专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2-2; (7)刘抒聪:《EDI原理与应用—国际贸易新技术手段》(教材),甘肃科技出版社,2010年5月,主编; (8)姬顺玉、胡静寅、王烨、姜洋、杨雯:《国际贸易》(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参编; (9)陈欣怡:《世界经济》(教材),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参编; (10)姬顺玉:《现代营销学理论与实务》,(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参编; (11)吴亮:《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版权贸易研究》(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主编; (12)王烨:T/T支付方式下出口合同条款的规定方法,《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5期,1-1 (13)吴亮:“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1; (14)吴亮:“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教学体系改革探讨,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第4期,1-1; (15)吴亮:“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1。 |